文化之旅:后裔不搬离‧情愿挤祖屋‧葡萄牙村守住乡土情
浓郁的乡土情,让葡萄牙后裔舍不得搬离葡萄牙村,大家情愿挤在拥挤的祖屋內,也不愿离开亲人太远!
葡萄牙村就坐落在乌绒巴西內,距离市区只有区区的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方便各方到来的旅客观光。从葡萄牙村路口前进,约100公尺就可以看见葡萄牙村的“心臟区”──公眾舞台及具有葡萄牙建筑色彩的葡萄牙广场。
葡萄牙村占地28英亩,扣除学校、酒店及其他设施用地,可以用来居住的土地仅有24英亩。整座村子以主要大路Jalan Daranjo为分界线,左边的支路为Jalan Eredia和Jalan Sequeirah,右边支路为Jalan Texelpa等,路名都是葡萄牙名人命名,以纪念他们对建设葡萄牙村作出的贡献。
渔民住左边专业人士住右边
有趣的是,一般的渔民都住在路的左边,而专业人士或退休公务员则住在路的右边。
虽说葡萄牙早在1511年就佔领马六甲,葡萄牙子民那时起也开始在异乡通婚,繁衍后代,当时葡萄牙人散居在马六甲各角落,没有统一立足点。
直到近代1930年,传教士Jules Pieree(朱士皮尔)有感於葡萄牙族必须住在一起,才能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因此特向当时的英殖民政府要求购买土地(葡萄牙村现址),免费让葡萄牙子民建屋,每间屋子的面积为14X18尺,也鼓励葡萄牙子民出海捕鱼为生。
平均每间房子住3户家庭
虽然如此,贫穷的葡萄牙子民还是没有能兴建屋子,当时的英殖民就兴建了首10间木屋排屋让葡萄牙人民居住,渐渐地越来越多葡萄牙人入住村內,就形成了独有的葡萄牙村,葡萄牙后裔一代接一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大家说著同一语言(葡萄牙古语)、传承著同一文化、过著相同的平凡生活,对这片土地滋长浓厚的乡土情。
即使过了70年后的今日,葡萄牙后裔依旧在祖先的脚印下生活,看同一片蓝天,目前村內共有1200名村民,居住在有限的空间內。人口不断增加,使到现有的118间屋子住著300多户家庭,平均每间房子住著三户家庭。
以葡萄牙村村长彼得为例,目前他们一家三口和嫂嫂一家5口都住在岳父家中,一间房子內住著十多个家庭成员,这对葡萄牙家庭而言再普通不过了,大家都生活的很愉快。
离开或许会忘记自己根
询及为何不搬迁去別的地方居住,彼得语重心长的表示,这是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使用葡萄牙古语交谈,感受相同的文化,一旦离开了这里,恐怕就会忘记祖先的教诲,忘记了自己的根,因此很多葡萄牙后裔都不愿离开,就算屋子拥挤些,他们仍甘之若以怡。
星洲日报/古城‧2010.03.16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95768?tid=3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