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炒粿条老字號风靡数代人

歷经岁月考验火候越来越旺‧炒粿条老字號风靡数代人

祖传三代的三宝井老字號炒粿条走过60年岁月,香味与名气依旧。(图:星洲日报)

三宝井老字號炒粿条走过60年岁月,从父亲、哥哥传到潘汉顺,40年后再传到儿子手上;他的手艺人生並没有隨著步入花甲之年而结束,反而在儿子身上朝气蓬勃地延续下去。

一盘色泽恰好的鲜蛤炒粿条,在香味扑鼻中热腾腾上桌,配上煎得香喷喷的荷包蛋,再添加甜酱为特色,香味和卖相挑动著人们的味蕾神经,风靡了好几代的顾客。

提点炒粿条秘诀
潘汉顺充儿子“导师”

待人彬彬有礼的档主潘汉顺(65岁)如今在儿子旁扮演著“导师”的角色,提点他炒粿条的秘诀,偶尔自己也会下手炒一炒,但大部份时间则负责招徠顾客一尝老字號炒粿条风味。

从木柴烹煮、使用火水到煤气炉,从当年父亲炒的一盘10仙到今天的3令吉,潘汉顺的炒粿条並没有遭时代巨轮淘汰,歷经岁月考验的火候越来越旺,与香味四溢的粿条一样吸引人。

火候配料份量须拿捏好

潘汉顺对《古城》表示,炒粿条最重要是火候要拿捏得好,配料份量的斟酌也要恰好,確保炒出色香味俱全的鲜蛤粿条。

“热度很重要,要懂得掌握爆香的时机下料,才会炒出香喷喷的粿条,当然手臂和手腕力度应用也很关键,不过最终会越炒越自然,不必再刻意思考。”

虽然潘汉顺现在很少下厨,但日前受邀到外州炒粿条时,一个小时炒400盘亦脸不红气不喘,未来还会接受炒1千盘的挑战呢!

他笑说,仍记得当年还是青涩小伙子时,经常捧著父亲炒好的粿条到隔壁的裁缝店去,那里的姑娘总是喜欢开他玩笑,令他羞得满脸通红。

“如今那些姑娘都已经儿孙成群了,偶尔回来看到我还在营业,她们都觉得很惊喜。”

多年来,他坚信做生意要有诚信,对待顾客要有礼貌,保存著与顾客之间的那股人情味,生意才能持久。

潘志铭:秉持父刻苦精神‧握锅铲1年‧手背都红了

潘志铭(27岁)当年读书时不忍父亲疲累而在档口帮忙,如今炒粿条的锅铲握在自己手里,问潘志铭会不会很辛苦?他笑说:“你看,我手背都红了。”

週日早上一直炒得不停手的他,右手背因长时间靠近热烘烘的铁锅而被烫得通红。不过,秉持著父亲的刻苦精神,他还是享受其中。

潘汉顺:儿须加强掌握火候功夫

虽然潘志铭正式“登场”才一年多,但已开始掌握了父亲的功夫。那么父亲对儿子功夫有何评语呢?潘汉顺认为儿子还需努力,尤其加强掌握火候及份量拿捏的功夫。

他总是叮嘱儿子炒粿条时一定要专注,同时食物的份量也要保持,不可偷工减料,否则祖传三代的口碑就会受影响。

“我希望他要刻苦耐劳,不要放弃机会,亦不要辜负先辈打下的口碑,我相信只要用心做,掌握这一技之长,未来的生活收入就不成问题。”

三宝井老字號炒粿条

地点:三宝井街
营业时间:早上7时至下午3时(週二及週三休息)

~星洲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