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游客隨手丟垃圾‧观音亭街“毁容”

游客隨手丟垃圾‧观音亭街“毁容”

青云亭一带沟渠里佈满垃圾,令人惨不忍睹。(图:星洲日报)

当游客人潮如蝗虫过境般离去后,留下垃圾处处的观音亭街,令人感到心痛。

观音亭街是世遗区的其中一条老街,每天都有很多游客路过。可是,有许多没有公德心的游客来到观音亭街时,隨手將垃圾丟弃沟渠或行人道,很不卫生。

沟渠行人道佈满垃圾

在靠近青云亭一带的沟渠和行人道,佈满各种各样的垃圾废料,如食物包装袋、矿泉水瓶及纸张等,予人“惨不忍睹”的感觉。

更有甚者,观光客贪图一时方便,隨手將垃圾丟在花盆里,欠缺公德心。

观音亭街老街坊向《古城》投诉,每次週末或大日子后,观音亭街就会惨遭“毁容”。

因此,老街坊希望当局关注当地的清洁情况,尤其佳节后必须要勤加打扫,否则会给外来游客带来不良印象。

(星洲日报/古城)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JONKER GALLERY別树一帜

集合潮流‧青春‧时尚‧民族‧JONKER GALLERY別树一帜

有试过在绿意森森的专卖店閒逛吗?JONKER GALLERY让你体验不一样的逛街方式。(图:星洲日报)

(马六甲10日讯)老屋中散发阵阵潮流新味,青春洋溢的T衫配上时尚精美首饰,独有特色的民族风掺半复古元素,淡淡洒脱的波斯米亚风表露无疑,这就是JONKER GALLERY的魅力所在。

JONKER GALLERY目前在鸡场街上一共有5家分店,每家分店的主题及售卖饰物大不相同,自创一格的服饰设计,独有特色的潮流品味和时下流行精品,都为该店加分不少。

最令人激赏的是,JONKER GALLERY有一支凝聚力强的团队,这8年来一步一脚印將一个摆卖手工艺品的小档,发展成现有5家精品专卖店。除了努力不懈,坚持打拼的精神让人动容。

11號店主攻民族服饰

位於鸡场街11號的JONKER GALLERY A SENSE OF ETNNIC是熟女们的购物天堂,店內主张波斯米亚民族风,售卖设计独特的民族服饰。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波希米亚风主要体现在流苏、褶皱和大摆裙的流行服饰上,加上適当裁剪使得每件服饰就像是一副作品,衬托出女性独有的气质。

此外,店內也售卖皮质流苏、手工细绳结、手工贝壳项链和珠串等,都是穿搭民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元素。

20號店专售纪念品及饰品

位於鸡场街20號的JONKER GALLERY SOUVENIRS AND LADIES ACCESSORIES顾名思义就是专售纪念品及女生饰品专卖店,举凡时下流行潮物如愤怒鸟、蓝精灵(The Smurfs)或变形金刚等,都能在店內找到它们的影子。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除了精美的纪念品外,家居小摆设也是店內主题之一。最重要的是价格大眾化,“3个10令吉,2个10令吉”,大家可全场任选、任挑,非常受游客喜爱。

51號为T衫专卖店

位於鸡场街上51號的NEW JONKER MY TEE STORY一目了然的T衫陈列,就知道这家专卖店锁定青春洋溢的年轻男女。在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国度里,自然、舒適、瀟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T衫配上歷久不衰的牛仔裤,成为年轻男女乐於穿著的时令服装。

这也是专卖店的主题,“我的T衫故事”,每件T衫印有可爱的图案或情侣逗趣模样,非常討人喜爱,重点是价格便宜,1件20令吉,3件50令吉,相信年轻人都能负担。

贯穿2条街
27號店最有特色

位於鸡场街上27號的JONKER GALLERY IDEAL STORE是JONKER GALLERY中最有特色的专卖店,创下不少“第一”的记录。首先它是由2家店屋打通,贯穿鸡场街和荷兰街,全长300尺,是鸡场街所有商店中,第一家打通两间店,贯穿两条街的先例。

再来,店內主题是从休閒服饰慢慢延伸至民族服饰,对於设计而言是一项突破。接著古屋建筑並没有JONKER GALLERY的设立而受到破坏。相反地古屋建筑一再受到保护,不管是梁上刻字还是壁上刻花都被小心翼翼的保存下来,在老屋內购物感觉就好象在坐上时光机回到了数百年前峇峇娘惹的住家內,有种时光逆转的错觉。

店內的服饰设计都是出自JONKER GALLERY设计师的手笔,相信在其他地方都难以买到。

(星洲日报/古城)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风箏嘉年华明举行

以中国风箏升放及展出‧风箏嘉年华明举行

马六甲风箏之友主办“风箏飞,庆元宵”风箏嘉年华。(图:星洲日报)

(马六甲3日讯)马六甲风箏之友为配合壬辰龙年元宵节的到来,將於本月5日(农歷正月十四),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在哥打拉沙马那空地举办“风箏飞,庆元宵”风箏嘉年华。

甲州体育理事会主席王泰炷將於当天中午12时蒞临主持仪式,马六甲风箏之友副会长张瑞清今日发表文告指出,该会配合庆祝农歷新年和元宵节,在风箏嘉年华会上升放及展出的风箏,將是以中国入口风箏为主。他促请所有马六甲风箏之友和支持者踊跃出席,共同欢庆农歷新年及元宵佳节。

(星洲日报/古城)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甘榜摩登列保护村落

时空穿梭:歷史河相伴拥旅游价值‧甘榜摩登列保护村落

90年后,今天的甘榜摩登仍然相当程度的保留了传统马来村落的外在面貌,村子里的人口也无甚变动,可说是相常典型的城市马来村。因为傍著一条歷史的河,使它成为甲市区一个受宪报保护的传统马来村落。(图:星洲日报)

(马六甲28日讯)今天的甘榜摩登,是一个受到甲州府在宪报列为保护的歷史村子,一个马来人聚居的村子。

在其实,在这片国土上,哪里没有马来村子,为何独独这个马来村子受到特別的保护?

从这张1928年的明信片可以看出,当时这村子仍然完全是乡野之貌,恐怕村民也不是很多,可见村子本身的歷史並不见得比別的村子更久。相比之下,被视为汉都亚出生长大的鲁容村,更有五六百年的歷史。

甲州政府於2002年把甘榜摩登列为宪报保护村落时说明,因为它有歷史与旅游价值。可见它是因为傍著一条歷史的河,所以今天有了旅游的价值。

但最早的时候,这个村子不叫甘榜摩登,它叫甘榜峇鲁,“新的村子”,一个供甘榜爪哇村民迁移的新地点。

摩登是英国官员名字

今天甘榜爪哇的名字仍然留在马六甲河更下游靠近河口的地方,或板底街的对岸。而新村子后来变成了摩登村,摩登却不是现代的意思,摩登是一名英国官员Morten的名字。

英国政府於1924年在扩展和发展城区,马六甲河下游的甘榜爪哇建起中央大巴剎,於是当时住在甘榜爪哇的村民被迁移和安顿在更上游的甘榜峇鲁。Morten是当时一名负责地税官员的名字,他当时为爪哇村民的迁移作出安顿和福利照顾的承诺。后来村民感恩於他,而把村子命名为甘榜摩登,直到今天依然沿用这名称,不曾作出改变。

(星洲日报/古城)